通篇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通篇小说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53章 诗囚孟郊

第453章 诗囚孟郊

  第453章 诗囚孟郊 (第1/2页)
  
  唐朝诗人孟郊出身寒门,一生际遇坎坷。
  
  因此写诗的时候,总喜欢把自己的悲苦情绪融入其中,终于成为了唐朝苦吟诗人的代表人物。
  
  后代的苏轼非常不喜欢孟郊的诗作,认为他写的是寒虫号,让人一读心情就糟糕。
  
  不过孟郊最出名的两首诗《游子吟》和《登科后》,却都不是苦吟诗。
  
  尤其是《登科后》,当中春风得意马蹄疾二句,非但没有半点愁苦情绪,反而写得得意扬扬。
  
  可是没想到这样一首情绪上扬,兴高采烈的诗歌,依然得不到古代诗评家们的欢心。
  
  曾有多位古代诗评家,骂孟郊的《登科后》写得得意忘形、格局太小。
  
  没想到这句话,对孟郊的结局评价得非常准确。
  
  如此看来,孟郊作诗,喜也不是,悲也不是了。
  
  “唐玄宗天宝十载,孟郊出生于昆山县。”
  
  “父亲孟庭玢时任昆山县尉,母亲裴氏,出身名门望族。”
  
  “这一年,安禄山于长安城过生日,杨贵妃用锦绣做襁褓裹住安禄山。”
  
  “李隆基不怒反喜,赏了杨贵妃很多洗儿钱。”
  
  “从此安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通宵不出,遂有反意。”
  
  “孟郊六岁,安禄山起兵造反,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李隆基仓皇西遁,杨贵妃于马嵬驿香消玉殒,天下大乱。”
  
  “就在这一年,孟庭玢去世,留下裴氏和三个孩子。”
  
  “家里顿失顶梁柱,孟郊一夜之间长大了。”
  
  “虽然小小年纪,但是深明事理,待人接物俨然大人模样。”
  
  “直到三十岁,他都陪在母亲身边,侍奉母亲起居,没有结婚生子。”
  
  “孟郊在村里呆着,除了种地,便是作诗。”
  
  “由于没有俗务缠身,所以把诗写的神施鬼设。”
  
  “三十岁,孟郊开始出门游历。”
  
  “圣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孝顺有两种,一种是一辈子陪在父母身边,好处是每天能看见,坏处是穷苦一辈子。”
  
  “一种是出外闯天下,坏处是可能一辈子再也见不着,好处是如果飞黄腾达,全家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无所谓对错,都是一种选择。”
  
  “孟郊也想陪母亲一辈子,但是母亲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怎能一辈子呆在田间地头,做个山野农夫。”
  
  “太白有诗云,我辈岂是蓬蒿人,你该出去闯闯。”
  
  “孟郊听了,前往河阳县游荡,不料正赶上李希烈叛变。”
  
  “遂滞留河阳,眼见黎民涂炭,心忧家中老母。”
  
  “五年后叛乱平定,孟郊前往上饶县,遇到茶圣陆羽。”
  
  “陆羽在上饶城北三里外广教寺旁种了数亩茶田,建了一所茶舍,潜心专研茶道。”
  
  “唐德宗贞元七年,孟郊在湖州县取解。”
  
  “根据大唐科制,考生先在各州府参加乡试,过线的考生再由各州府将名单报往长安。”
  
  “不经考试直接报送的考生便称为取解,也叫拔解。”
  
  “当年深秋,孟郊来到长安,携友同游终南山。”
  
  “孟郊羡慕隐居终南山修道者心无挂碍,不像自己为了俗世浮名刻苦攻读。”
  
  “但是浮名并没有那么好得,翌年春试,孟郊毫无意外落榜了。”
  
  “科场失意,羁旅长安,落魄无聊,郁闷之情跃然纸上。”
  
  “整天蜗居小旅馆,十几天才梳一次头,一个月才喝九次酒。”
  
  “吃的都是粗茶淡饭,朋友们纷纷奔走豪门,没一个来看他。”
  
  “朋辈成新贵,斯人独憔悴,其中况味,不堪细品。”
  
  辛弃疾:孟郊老迈多病时丧子,接着丧母,他一生真是苦难曲折。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
  
  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
  
  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
  
  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
  
  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
  
  孟郊的父亲孟庭玢,做过昆山尉,是个小官吏。
  
  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
  
  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
  
  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贞元七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
  
  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
  
  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
  
  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
  
  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
  
  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
  
  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
  
  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县尉。
  
  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
  
  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
  
  唐宪宗元和元年,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
  
  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
  
  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
  
  元和九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
  
  孟郊闻命自洛阳往,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
  
  “夜半时分,孟郊孤枕无眠,举杯向月,自遣述怀。”
  
  “帝都显而易见待不下去了,长安不仅米贵,房租更贵。”
  
  “孟郊只好告别好友韩愈李观,前往徐州,临行作诗赠别。”
  
  “字里行间透露出无尽苦楚,令人读之心碎。”
  
  “孟郊回到昆山,跟母亲呆了不到半年。”
  
  “于贞元九年再入长安,参加第二次科考,结果再次落第。”
  
  “一个人失败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贞元十二年,孟郊第三次来到长安,这次命好终于考上了。”
  
  “多年郁闷一扫而光,喜作《登科后》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但是考中进士还笑得太早,进士只是礼部试,通过礼部试还有吏部试。”
  
  “韩愈连续三年没中吏部试,只好去宣州当推官。”
  
  “孟郊送走韩愈,在长安呆了半年,眼看进入寒冬。”
  
  “只好也赴宣州吃闲饭,宣州司马陆长源对他照顾有加。”
  
  “贞元十五年,韩愈离开宣州,孟郊随后离开。”
  
  “两人离开没几天,陆长源便被乱兵杀死,二人逃过一劫。”
  
  “贞元十六年,孟郊前往洛阳参加吏部试,被授溧阳县尉。”
  
  “孟郊一生蹉跎,五十岁才弄了个从九品下阶小官。”
  
  “不仅没有感到欣慰,反而感到很累很烦。”
  
  “但是既然好不容易当了官,于是回昆山接了老母前往溧阳。”
  
  “漂泊半生,终于能让母亲享几天清福,过几天好日子了。”
  
  “母亲见儿子终于出息了,心中也很欣慰,给他密密麻麻缝了新衣。”
  
  “孟郊眼含热泪,作《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此时孟郊还没结婚,一直跟老母相依为命。”
  
  “30岁离家远游,20年一事无成,五十岁还在穿母亲缝的衣服,吃母亲做的饭菜。”
  
  “这份母爱,宛若三春阳光孕育小草,小草区区孝心,不能报答万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