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通篇小说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三百六十九章 启程封禅

第三百六十九章 启程封禅

  第三百六十九章 启程封禅 (第1/2页)
  
  杜荷低声道:“不敢让殿下为难。”
  
  李承乾剥开一颗核桃,拿出核桃仁放入口中嚼着,思量了片刻道:“波斯亡了,往后的贸易可能要接触大食人,其实战争也是有好处的,西面的战争加快了大食对东方的了解。”
  
  “现在的大食人知道大唐是个很富裕的国度,也知道肥皂的来源,战争也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方式。”
  
  “那么往后需要加大肥皂的产量吗?”
  
  李承乾摇头道:“人总会想要更多的,不用加大产量,用茶叶就可以了。”
  
  一个内侍端着热好的羊奶而来,李承乾将羊奶倒出来,放入事先煮好的茶叶。
  
  煮到有些发黄的茶汤倒入碗中,再倒入羊奶。
  
  李承乾将碗递上,道:“这是奶茶,你尝尝。”
  
  杜荷尝了一口,细细回味着道:“羊奶让茶叶不这么涩了,羊奶喝起来不这么腻。”
  
  李承乾笑道:“松州送来的消息,松赞干布喜欢茶叶,他将两者结合,做出了奶茶,这种奶茶比单纯的茶叶更好喝,也更容易得到西域人与突厥人的认可。”
  
  多年经商的杜荷看到这碗奶茶,便察觉到了端倪。
  
  他低声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炒茶,但奶茶更容易让人接受,这等风味可以会让他们有更大的茶叶需求,往后的茶叶要涨价了。”
  
  李承乾颔首,道:“孤让宫里囤积了六石茶叶,放久了就是陈茶。”
  
  杜荷叹道:“是在下疏忽了。”
  
  “孤是储君,还要执掌国事,有些事不用去问,朝臣就会将这些事写成奏章递交,知道得更多。”
  
  杜荷道:“殿下放心,在下会让奶茶风靡西域与突厥。”
  
  如今的杜荷拥有三处地产,拥有五个纺织作坊,两个酱油作坊,一个造纸作坊,二十五岁的他身为关中首富,也是现在的市税大户。
  
  在他手中的作坊拥有八千余人为他劳作,他的生意一直都是最好的。
  
  当然了,这也少不了朝中给他的帮助,在生产环节,他总是第一个吃到甜头的人。
  
  现在杜荷又得到了一次抢占先机的机会。
  
  各县各乡的作坊业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产业结构上也不好,产业分布也不均匀,已开始有贫富差距了。
  
  杜荷就是最大的贫富差距。
  
  “最近家里如何?”
  
  “兄长今年来关中过年了,我与兄长素来不和,便来洛阳散散心。”
  
  杜荷的兄长是杜构,是当年杜如晦的长子,承袭莱国公爵位。
  
  杜荷是次子,他行商自然会被杜构所不满。
  
  京兆杜氏向来是名门,转眼间就成了关中的首富,那还是士族名门吗?
  
  杜荷苦笑道:“兄长与楚客叔叔都快将我赶出家门了。”
  
  李承乾道:“建一座技术院吧,你任职院长,往后会有很多技术交给你。”
  
  杜荷行礼道:“谢殿下。”
  
  “相识多年,这么多年的交情在,不用言谢。”李承乾看着已放凉的奶茶,“在作坊劳作的乡民是最简单的人,多给他们一些保障,人力是资源,可不能将人只当作资源。”
  
  “在下铭记。”
  
  两人是多年的朋友,李承乾听着杜荷的讲述,他接触的人多是一些商贾,或者是勋贵子弟。
  
  他还说了河北煤窑的事,他觉得朝中大包大揽,已引得许多商贾议论。
  
  所以说,治理社稷的事终归是不能满足所有人。
  
  杜荷比朝中的官吏更清楚钱的流向,也更清楚哪些县比较富,哪些县比较穷。
  
  若杜荷进入京兆府,他就能够调整现在的产业不均匀与结构散乱的困境。
  
  所谓产业不均匀,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有的县作坊很多,有的县没有作坊,技术水平低,效益不佳,地方基础较差。
  
  前两年关中新建了五十座作坊,因脚步太快,人心浮躁,很多人冒进,导致这些作坊倒闭了近一半……
  
  最后还是杜荷给他们打点的,赎买了他们倒闭的作坊,花了一些银钱建设成酒肆与商铺,这才扭转了盈亏。
  
  所以杜荷公子依旧是关中远近闻名的大善人。
  
  但这种帮助只有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对杜荷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不过他家底厚,就当是抄底收购产业的一种手段。
  
  贞观十九年的冬天很漫长。
  
  大雪中,一车车的蜂窝煤运入了洛阳。
  
  有些时候李承乾担忧洛阳与关中会不会提前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
  
  但再看看,人们因得到蜂窝煤能够用来取暖做饭,看到人们脸上的笑容,又觉得这都没什么。
  
  人类文明的岁月很漫长,现在提前走两步,未来或许可以少走很多步。
  
  在一声声钟声中,李承乾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今天小孟极满月了。
  
  寒风呼啸的洛阳皇宫静谧得像是静止了一般。
  
  直到贞观二十年,正月,皇帝开始为封禅准备。
  
  礼部要做的事有很多,封禅之前就派人前往泰山,为封禅事宜做准备。
  
  李承乾坐在父皇的大殿内,听着父皇发着牢骚。
  
  去年说的封禅,现在就抱怨着前往泰山耗费的人力与物力太多,不愿去封禅。
  
  “陛下,太子殿下,倭人使者求见。”
  
  “不见!”李世民当即丢下一句话。
  
  李承乾抚着额头坐在一旁,示意内侍太监退下。
  
  现在的倭人还没有国名,他们只是倭人,一种人罢了。
  
  也不知道金春秋是怎么搭上倭人的,现在的新罗人正在与百济开战,金春秋要一统高句丽的南面。
  
  让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立的局面化为两家独大。
  
  但金春秋并不是一个打仗的好手,他与百济义慈王的战斗有输有赢,有来有回的。
  
  兵部侍郎崔敦礼一度让人送去书信,说他金春秋是个不成器的。
  
  崔敦礼骂得很对,唐军东征的时候金春秋就随着大军出行,他跟着唐军什么本领都没有学到,难道不该骂吗?
  
  他跟着唐军东征时,都干什么去了。
  
  指望着金春秋能够打下百济之后,东渡攻打倭人?
  
  要不是看在金春秋与朝中还算是熟悉的份上,还不如扶持百济义慈王,尽管义慈王很无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