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通篇小说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帝临朝

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帝临朝

  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帝临朝 (第2/2页)
  
  褚遂良垂头不语。
  
  这份国策也并不是说现在就要用,只是告知陛下。
  
  心中尽管委屈,褚遂良也只能忍着,赵国公身为辅政大臣,又是当今陛下的舅舅。
  
  若有国事,让赵国公过问也是情理之中。
  
  长孙无忌生气的并不是这份国策有多么地激进,反倒是他褚遂良绕过了自己这位太尉,私自递交国策。
  
  这已不是一次两次了。
  
  长孙无忌将其喝骂了一番之后,就让人离开了。
  
  风雪呼啸在朱雀大街上,褚遂良刚从赵国公的府邸迈步出来,就见到了站在街对面的许敬宗。
  
  没想到对方还在笑着招手。
  
  褚遂良板着脸走上前,道:“你是在笑话我吗?”
  
  许敬宗拍着他的肩膀道:“就知道陛下会将你的国策交给赵国公,你太着急了。”
  
  “为社稷长治久安,这点事算什么?”
  
  许敬宗道:“你可知陛下为何要将这份国策交给赵国公?若国策写得不好,陛下也大可以搁置不予理会的。”
  
  “为何?”
  
  “因陛下自知年少,赵国公又是陛下的舅舅,陛下是晚辈受舅舅教导是理所当然的,这也是为了安朝臣之心,让朝臣不觉得当今陛下是一位刚愎自用的人,所以呀,陛下圣明!”
  
  许敬宗见他神色缓和了不少,又道:“其实在下也递交了一份国策,为何没被送到赵国公府邸?”
  
  “为何?”
  
  “因为在下的国策交给了英公。”
  
  “老狐狸!”褚遂良从牙缝中蹦出了三个字。
  
  许敬宗还颇为享受的道:“赵国公会呵斥你,但陛下不但不会呵斥你,反而会赏识你。”
  
  “就因你跟随陛下多年?就如此揣测?”
  
  许敬宗道:“赵国公在朝中坚持不了几年的,陛下会让他告老的。”
  
  褚遂良也若有所思。
  
  “走,共饮!”
  
  褚遂良一甩衣袖,快步离开。
  
  许敬宗板着脸,道:“不识好歹。”
  
  也自顾自朝着街道的另一头走去。
  
  武德年间平定中原,贞观年间几番开疆拓土,李唐的基业落在了这位新帝手中,这是一份极为庞大的家业。
  
  乾庆元年,正月初三,这位新帝亲自去看望郑公。
  
  乾庆元年,正月初五这一天,李承乾与皇后陪着父皇与母后来到了北苑之外,新建设的一处村子。
  
  李承乾走在父皇身侧。
  
  李世民道:“你是不愿意将孩子养在深宫中?”
  
  李承乾揣着手望着四下的田地,还有新修的村子,这座村落几乎是在几天之间拔地而起的。
  
  李唐的皇帝依旧没有在龙首原建设皇宫,而是在这里建设了一座如同禁地般的北苑与一座村落。
  
  李承乾道:“父皇的百骑以后都会住在这个村子,他们除了保护父皇也会带着家眷保护这里。”
  
  看着奔跑在田地的儿子,李承乾道:“劳烦父皇,多带他走走。”
  
  李世民低声道:“朕会的。”
  
  “儿臣去看望过郑公,东阳也尽力了,现在的郑公何时会过世都不奇怪,他老人家至少不会觉得疼痛,若在睡梦中过世也挺好的。”
  
  李世民的脚步停下。
  
  小鹊儿道:“爹,爷爷,我想去姑姑那里读书。”
  
  李承乾笑道:“好呀,北苑有着如今最厉害的知识。”
  
  李承乾继续与父皇说着话,两位皇帝并肩走在田地边,长孙皇后看着这一幕,脸上带着笑容,道:“婉儿,这是母后见过最美丽的景色。”
  
  她挽着母后的手,“嗯。”
  
  与父皇说着往后的大唐的治理,大唐的第一次奋进是开疆拓土,那么接下来的数十年间,就会是大唐迈向一个蓄养国力的巅峰,这个巅峰在于生产力与财富,还有人口。
  
  虽说数十年后的下一次巅峰在哪里?恐怕还要追寻很长一段时间。
  
  况且提振生产力是一件很复杂的事,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的缺乏便是一个壁垒。
  
  李承乾接着道:“儿臣想要扩大崇文馆的规模,建立一个独立的官衙。”
  
  “三省六部之内,再建设一个?”
  
  “儿臣不打算这么做,以后的崇文馆要建设在长安城之外,并且只受御史台监察,只受中书省安排,在三省六部之外,崇文馆需要培养夫子,调度支教,还有书籍。”
  
  “儿臣还会建设一个更大的印书作坊,让书籍能够更快更多地印制,并且大量地制造纸张。”
  
  李世民安静地听着儿子接下来的安排,听多了也有些累了,便坐下来,打算小睡片刻。
  
  百骑将士们纷纷带着妻小也进入了这处村子。
  
  李承乾与苏婉站在夕阳下,对儿子道:“想回来随时回来,跟着你爷爷多与各县的乡民走走。”
  
  “孩儿领命。”於菟颇有大人模样的行礼。
  
  李承乾拍了拍这个儿子的后脑,又道:“去陪着爷爷奶奶。”
  
  “喏。”
  
  苏婉多看了眼儿子高兴的背影,跟着丈夫一起回了宫。
  
  乾庆元年,元宵过后,这位新帝迎来了登基以来的第一次大朝会。
  
  英公李绩与赵国公长孙无忌站在朝班的最前方,位于文武两列。
  
  太极殿内很安静,等待着这位新帝来到朝堂上。
  
  风从太极殿一侧吹入,吹得文武群臣的衣衫摆动。
  
  李承乾穿着一身黄袍走入大殿内,来到皇位前,端庄坐下,目光看向满殿的文臣武将。
  
  群臣高呼行礼,一排排的臣子接连躬身行礼。
  
  李承乾抬首道:“元宵刚过,众卿如今安在,朕望众卿相助,治理社稷。”
  
  群臣再一次行礼。
  
  李承乾朗声道:“今中原各地休养生息,朕深知贞观年来几次大征,民生疲敝,愿就此轻徭薄赋。”
  
  李绩站出朝班,朗声道:“陛下,先前礼部尚书许敬宗递交国策予臣。”
  
  “递来。”
  
  李绩双手递上一份奏章,交给一旁的内侍。
  
  而后这份国策才落在了当今陛下的手中。
  
  李承乾看着这份国策,笑道:“不知,舅舅以为这卷国策如何?”
  
  长孙无忌本不想接话,但内侍已将这卷国策送到了自己的面前,便双手接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都市隐龙 我家超市通异界 女神的上门狂婿 神雕之九转阴阳 大航海之仙道 神级高手在都市 寒门巨子 奶包四岁半:下山后七个哥哥团宠我 不科学御兽 隋末之大夏龙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