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老登爆金币啦 (第1/2页)
定计之后,白老祖就将他的成名绝技传授给了钟立霄。
白老祖将之命名为《浮云剑诀》,本质上就是白霆远屹立在浮云仙山之巅,观云卷云舒之后悟出的一套功法。
历经白霆远反复修订,算是他这一生道悟之菁华。
以目前钟立霄尚且还只是元婴境界来说,这套功法还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但是。
对于钟立霄而言,他也不必像是其他修仙者那般,一步一个脚印去领悟。
因为钟立霄对于道的领悟,实在是太高太高。
以他的眼界来看,白老祖这套剑法,本质上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山字篇、云字篇,以及地网篇。
单单从这三个单元的命名来看,就能看出这地网篇,本质上就是地网这个物事诞生后,白老祖根据其中的精华悟出的一套剑法。
这也算是相当的与时俱进了!
最重要的是,白老祖甚至还没怎么在人前施展过,也算是他压箱底儿的手段了。
钟立霄当即耐下心细细品读。
数天后。
钟立霄总算是舍得慢慢合上这本薄薄的《浮云剑诀》,一时那也是获益匪浅。
白老祖的剑法,总体上看来,甚至颇为极端。
但若是仔细划分的话,本质上又可以细化分为“动字诀”和“静字诀”。
静若天维之山,横亘天地,重嶂不移。
本质上乃是法随后土,讲究一个调动地脉之力镇压一切。
这一篇对于钟立霄帮助极大,极大的开阔了他对于山意的理解。
钟立霄以前也是擅长山意的,但根本上都来源于神通「山神娘娘」所执掌的大梁山。
后来因炼化了玄霄山为山河印,以及炼化了四象道宫依托南帝山凝练而成青龙象征的缘故,钟立霄对于山意的理解,那也算是突飞猛进。
但是。
这些领悟,面对白老祖所创造的《浮云剑诀》中的山字篇,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或许是白老祖一直有意证道山之极,这些年也灭了不少门派,还将很多门派的山门峰头,都统统搬迁到了浮云山的缘故。
所以,白老祖的山字篇,对于如何撼山、崩山、搬山,都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
颇有点浮云仙山一出,天下无山的霸气霸道和孤傲。
至于山字篇最精妙的地方,就是将诸多山意悉数熔炼为一体。
分五行,化阴阳。
合而为一之下,甚至有点混元大道的意思,可以极大程度上免疫其他五行类法术。
钟立霄看到山字篇这部分,眼睛直接就亮了,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老登爆金币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活了两千多岁,在天维山废墟之上一力建立起白云观基业的白老祖,果然还是藏有很多好东西的。
又一番体悟后,钟立霄如饮甘泉,忍不住道,“老祖大才,这山字篇,五行相生,自成循环。无论遇到什么攻伐类手段,几乎都可以自动切换到相克的一行,这近乎就是非常另类的金刚不坏了!”
白霆远闻言,顿时捋着胡须哈哈大笑。
这功法他也是藏了相当长的时间,现在看到自己的功法,在钟立霄这里得到如此高的评价,白霆远还是难免有些心有荣焉。
其实,白霆远和天下其他化神都是类似。
心中都有一腔孤傲,不够资格的,他们根本懒得交流心得。
而真正够资格的,又因为门户之见,很难真正敞开心扉去互通有无。
不是诸多化神小气,而是你没有门户之见,别人很有可能就会让你没有门户。
也因此,诸多化神难免有些高处不胜寒,甚至是不可避免生出“高手寂寞”的情绪。
而现在有了钟立霄这么个知音,那感觉可就截然不同了。
白霆远捋着胡须,颇为得意道,“修行,终究还是要讲究个‘易益’。”
“过刚易折,过柔则靡,刚柔并济,方成事焉。天地都在时刻变化,你又岂能期待一种刚固能够真正不朽不坏?”
钟立霄闻言,顿时点了点头。
白老祖常年屹立在浮云仙山之巅,看云卷云舒,观人世百态,或许感受到最多的反而是无常吧。
所以,在他创造的《浮云剑诀》中,哪怕是静字诀的山字篇,本质上那也是动态的。
随着对《浮云剑诀》山字篇理解的加深,钟立霄慢慢收获了更多绝密知识。
如果说甘露主赐予他的那滴道水中,蕴含天下无数天下各地不同神泉水文的信息,那么老祖这一篇山字诀,就蕴含了这些年以来老祖所覆灭诸多宗门所获的无数天下名山的信息。
这些山川的信息里面,甚至还蕴含大量天下各地地脉的信息。
甚至连带着让钟立霄对师父虚玄子的《坤舆万国图典》的理解,都进一步加深。
有种从更高维度回看曾经的大山的感觉!
感触还真就是无法言说,有感慨,有新奇,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快。
钟立霄五脏六腑齐鸣,胸中五气跟着法意流转,到后来大梁山山意、玄霄山山意、南帝岭之山意,以及白老祖这些年收集到的诸多山意信息,都在他心中流淌。
再到后来,钟立霄心中慢慢也就多出了一座浮云仙山。
若是白老祖真的证道成功,钟立霄或许都不需要白老祖特意给他山意虚影。
而有了这样一座顶天立地大山的感受,方寸天地果然变得有些不同了。
似乎世界有了支撑,就算是遇到再大的危机,那都不会坍塌。
白霆远闻听着钟立霄五脏齐鸣,身上逐渐浮现出一座山影,一时那也是心绪五味杂陈。
该怎么形容呢?
自己的道有了继承人,那也的确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
但若是自己花了一辈子领悟出来的大道精髓,继承人只是寥寥数天,那就悉数学会,那对他这个师父而言,那也就没有太大的成就感了。
似乎还或多或少有些挫败感!
我的道,真的只需要几天就能完全掌握吗?
吐血!
白老祖哪儿知道,钟立霄神识秘法《无量心海》已经突破到了第六层,这一双看世界的眼睛那都已经彻底不一样了。
任何大道那就是直指大道本质,完全可以删繁就简,摒除一切花里胡哨的内容。
不仅如此,白老祖这一部分道悟,还可以和地师对于大地和土法的理解相互印证。
二者虽然领悟多有区别,但又拥有很多殊途共归的地方。
譬如。
二者对地脉对大地的理解!
就拿“山”来说,总体理解也无非就是“重”、“大”、“固”、“运”。
重大固,本质上都是山之表象层次。
至于“运”则是将之和人文联系到一起,“地气汇聚,造化所钟”、“龙脉走势”之类。
而除了这些相似之处之外,地师和白霆远又难免走向了分歧。
白霆远对山的理解,加上了“动静”和“天柱”。
而地师则更加倾向于将天地阐释为.人体和宇宙。
尤其是这方面,地师宫看似和外界联系不深,但实际上却是深刻扎根大地。
此外就是,地师宫之内,地师所创造的那个“道德加身”模式,那还真是相当的逆天。
钟立霄也没有隐瞒,当即将他这部分感悟,也分享回馈给了白老祖。
《地皇经》的内容他不便透漏,但是这些直指本质的理念,却是可以交流分享。
白老祖闻言,一时也是喜不自胜。
这可是一位道主的证道之法啊,单单只是一个思路,那就能极大的丰富他的大道。
时间一日日过去,白霆远脑海之中,那也有无数的智慧火花在迸发。
甚至连带着他们身下这座浮云仙山,那都在跟着震颤,从内向外发生了不小的蜕变。
很显然,白老祖这一次还真是获益匪浅。
而这也是交流和论道的意义!
智慧和智慧的碰撞,会擦出更加绚烂的火花。
白霆远佩服至极道,“地师不愧是天下少有能够证道的道主,也不愧是地师一脉出身,他对于寻龙点穴分山锁脉方面的理解,还真是远超我等”
钟立霄闻言,一时也是感悟颇深。
不和白老祖如此一番探讨,他还真没想到,地师对于地师宫内人体诸多小宇宙的划分,本质上就是寻龙点穴的手段。
白老祖学识还的确是渊博,他在这方面就有些缺课,以至于拿到了秘籍,竟然都看不懂。
白霆远见此,脸上也不由浮现出一个微笑。
真是不容易啊!
总算是遇到一个钟立霄不太懂的领域了,要不是他曾经有段时间专门钻研过这方面的知识,那还真就要被徒孙辈儿的晚辈给比下去了。
好险!
这一刻,白霆远出乎意料的和虚玄子共情了。
或许,这就是徒弟太天才情况下,所有老师们共同的苦恼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